常德財政精準賦能 激活產業內生動力
近年來,常德市財政局圍繞全市“4+3”現代化產業體系藍圖,構建起多維度、全鏈條的財政支持框架,用財政“組合拳”助推新質生產力培育。2024年市財政安排產業扶持資金4.81億元,2025年按“只增不減”的原則予以保障,為產業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能。
一是支持工業產業轉型升級。聚焦工業產業“數字化轉型—集群培育—企業入規—質效提升”的發展路徑打造系列財政支持政策。數字化轉型方面,2025年市財政預算安排1620萬元專項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網絡化聯接;集群培育方面,安排300萬元用于對優秀園區、單個主特產業優勢園區給予獎勵,促進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企業培育方面,對首次入規工業企業由市縣財政給予一定獎勵,2024年度共獎補1045萬元,2025年繼續安排500萬元;質效提升方面,2025年安排410萬元專項獎補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級綠色工廠等優質企業。通過政策協同發力,全市工業產業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二是激活科技創新核心驅動。圍繞合成生物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關鍵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加大財政支持力度。2025年安排3790萬元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合成生物創新平臺建設;設立300萬元高新技術企業補助,支持舉辦合成生物制造產業發展大會、創新創業大賽;建成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常德分市場,打造“科技超市”促進成果交易;推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2025年1-5月全市發放科技型知識價值信用貸款4.22億元、發放科技擔保貸款5407.5萬元,形成“政府+擔保+銀行”的創新服務生態。同時,2025年市財政局安排智慧常德資金4000萬元,支持數字經濟發展,提升數智協同;安排人才發展資金2600萬元,對符合先進制造業的“突出貢獻人才”和“D類高層次人才”予以獎勵,鼓勵科技創新。
三是扶強農業產業振興鄉村。市財政局2025年安排4425萬元支持現代農業與鄉村振興,重點培育壯大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包括龍頭企業梯次培育、農產品精加工、茶葉產業品牌打造、優秀水產畜禽養殖、休閑農業發展等;完善“財稅金融”工具包,建立企業分類評級與重點扶持名錄,以項目為載體精準投入,依托農信擔體系破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題,湖南農擔常德分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發放農業擔保貸款1.03億元。
四是提升能級擴大對外開放。2025年,市財政局共安排航線補貼、宜常鐵路建設資金、旅游發展專項獎補等3.81億元,進一步促進常德市開放能級提升;安排開放型經濟與流通產業發展資金530萬元,支持“德企德品出海”行動,組織引導企業參加廣交會、中非經貿博覽會等境內外知名展會,延伸和完善外貿綜合服務鏈條,強化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服務,為本地主特產業產品“出海”賦能。今年6月,海關總署、財政部等4部委批復設立常德保稅物流中心(B型),為常德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提供新動能。
五是探索財政扶持方式轉型。推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撥改投”,通過設立科創引導基金、參股省金芙蓉系列子基金等方式,由過去的財政資金撥款補貼變更為產業基金股權投資。2025年推動出臺《常德市科創引導基金管理辦法》(常政辦發〔2025〕3號),市財政局及財鑫集團首期出資5000萬元支持組建市科創引導基金,側重“投小投早投硬科技”,重點孵化支持一批種子期、初創期的科技型企業或團隊。同時,做大做強市產業發展基金,截至2025年6月底,市產業發展基金累計設立10支子基金,總規模60.71億元,累計投資企業55家,投資金額14.29億元。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