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
“兩重”建設,分量千鈞。
發(fā)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重”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戰(zhàn)略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一年來,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這是“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的生動體現,務實具體,有力有效。
“兩重”之重,既在國之重,也在民之重。它體現著國家意志。國家重大戰(zhàn)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件件事,是大事、要事、新事、好事、難事。所以要自上而下,把每一個項目建成建好,集中力量把每一件事辦妥。
它也體現著民之關切、民生福祉之重。沿江高鐵通道,拉近時空距離,受益者是每一位乘客,沿江每一座城市里的萬千百姓。環(huán)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可完善水資源保障,發(fā)展農業(yè)灌溉,助我們手里的飯碗裝進更多中國糧。支持人口集中流入重點城市完善教育、醫(y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增加了學位,改造了病房,枝葉總關情,處處見民生。
國事與家事,總是辯證統(tǒng)一。“兩重”立意,在國,亦在民。
“兩重”之重,立足當前,著眼長遠。2024年,7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1465個項目,今年8000億元資金安排進度已超過60%。
而“兩重”的性質,決定了它又必然是帶著戰(zhàn)略考量,立足全局和長遠,銜接“十四五”與“十五五”,甚至為更長遠的發(fā)展打基礎、埋伏筆、攢后勁,形成今天的進展,鋪墊明天的成就。
“兩重”之重,重在“硬投資”,也重在“軟建設”。前者,篩選好項目,拿出真金白銀。后者,完善投入機制,提高投入效率。“兩重”建設,堅持項目建設和配套改革相結合,不斷推進規(guī)劃編制、政策制定和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一手抓“硬投資”,一手抓“軟建設”,軟硬結合,用改革辦法、創(chuàng)新思路,確保“兩重”建設有序推進。
發(fā)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這是“兩重”之重的內在邏輯。
扎實推進“兩重”建設,一定要胸懷“兩個大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全新的事業(yè),前進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矛盾和風險挑戰(zhàn)。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fā)展進入戰(zhàn)略機遇和風險挑戰(zhàn)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
正當此際,尤需集中精力、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
辦好自己的事,就要牢牢抓住一些事關全局和長遠的重大問題。辦好自己的事,就要發(fā)揮制度優(yōu)勢,集中力量辦大事。辦好自己的事,就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創(chuàng)新辦事的方式,總結辦事的經驗,形成辦事的合力。
“兩重”建設,起步一年勢已成,行穩(wěn)致遠再加力。
(中國發(fā)展改革報社評論員 楊禹)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