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博物館舉辦泥條盤筑體驗課
8月2日上午,常德博物館“化身史前陶匠——泥條盤筑陶泥手工體驗活動”成功舉辦?;顒用嫦?5歲以上市民開放,共吸引30人參與。參與者親手實踐了源于新石器時代的泥條盤筑制陶技藝,感受史前先民的智慧與匠心。
活動現場
活動伊始,博物館工作人員向參與者詳細介紹了泥條盤筑法的歷史淵源和文化意義。這一古老技藝是中華早期文明的重要象征,體現了古人“以土為器、以巧制物”的生存智慧。隨后,志愿者為每位參與者發放陶泥及工具,現場氣氛專注熱烈。大家認真揉泥、搓條、盤筑,器物在指間漸顯雛形。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不同于以往的親子場景,參與者多為成年人。市民韓女士分享說,女兒鼓勵她報名參加,“我平常在家做蛋糕餅干,手也挺巧的?!彼硎?,親身參與比單純聽講更有觸動,“真切體會到了古人制陶的不易和巧思。”
制作即將完成,大家一起來努力,雕花,扇風加速晾干
近年來,常德博物館持續推出形式多樣的傳統技藝體驗課程,旨在讓市民在參與中感受文化,在實踐中增進認同。通過此次與陶泥的近距離接觸,公眾能夠更直觀地了解傳統工藝背后的歷史脈絡,讓傳統技藝在當代生活中煥發新活力。
終審:譚琳琳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譚琳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