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代惠走進政務服務便民熱線
文字實錄
-
主持人:
王 雪:您的訴求,我來解憂!各位市民朋友們,大家好,這里是《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我是主持人王雪,在直播間向您問好。本期節目是“市長走進12345熱線”專題系列活動的第三期,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市政府副市長周代惠來到我們直播間。周市長,您好!請您先和廣大觀眾、聽眾、網友打聲招呼。
周代惠:各位市民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周代惠,非常高興來到“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直播間,和廣大市民朋友們在線溝通交流。首先,借這個機會,我代表市政府,向關心支持常德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市民朋友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王 雪:謝謝周市長。今天來到我們直播間的嘉賓還有:市教育局局長胡祖國、市教育局副局長覃道勇、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長張藝、市教育局規劃科科長辛曉明、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長朱海靜、市教育局學生資助中心主任蔣毅剛。歡迎各位領導的到來。此時此刻,兩路熱線7702345、7232345已為您開通,我們節目的收聽調頻是105.6兆赫常德綜合廣播,此外您還可以通過常德市政府網視頻直播、常德全媒微直播、“常德人民廣播電臺”微信公眾號、“蜻蜓FM”和喜馬拉雅APP同步收看收聽我們的節目。節目外,您也可以通過撥打政務服務便民熱線12345反映您想要咨詢和需要求助的問題。
王 雪:周市長,您好!
周代惠:主持人,你好!
王 雪:常德歷來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常德教育也是全市人民引以自豪的“金字招牌”。請問周市長,這幾年市委市政府在推動教育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周代惠:“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也是涉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事關長遠發展。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辦人民滿意教育目標,大力實施“三名”“四優”工程(三名:名校、名師、名校長;四優:優質的基礎教育、優秀的縣域高中、優良的師德師風、優越的教育環境),全面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教育強市,我市教育事業快速健康發展,教育綜合實力穩居全省前列,教育工作多次受到教育部、省委省政府肯定,多次被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推介報道。特別是今年,我市縣域普通高中大面積高質量發展經驗先后被《中國教育報》《湖南教育》大篇幅重點推介,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專門發文并召開現場會向全省推廣,產生了較大影響。一是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投入重點保障。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教育問題優先解決、教育投入優先安排,近4年,全市每年教育總投入均超100億元。先后出臺了中小學校幼兒園規劃建設、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縣域普通高中高質量發展、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等一系列重教政策,實施了教育三年攻堅行動、農村學校建設三年行動、產業立市教育三年行動、“學位”實事惠民行動、教育信息化建設等一批重大建設,新增學位園位近18萬個,建成教師周轉房3485套、塑膠運動場149個,中小學大班額全面清零,中小學網絡聯校和教室多媒體終端全覆蓋,全市實現“一鄉鎮一塑膠運動場”、農村教師“一人一套周轉房”,老百姓家門口“上好學”基本成為現實。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設受到教育部副部長吳巖充分肯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鄭建邦對我市農村學校建設工作給予高度肯定并作出親筆批示。二是堅持立德樹人,育人質量全省領先。強化“五育”并舉,大力發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市教育質量建設整體均衡,齊頭并進。高考成績始終保持全省領先,今年本科錄取率達65.2%,超出全省平均水平近20個百分點,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近3年,空軍招飛147人,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今年獲得清華北大和飛行員雙學籍人數位居全國市州第一。科技創新、體藝競賽、拔尖人才培養、職業教育競賽等始終位居全省第一方陣。桃源縣一中、石門縣一中、常德市一中、芷蘭實驗學校、澧縣一中等一批學校長期位居全省普通高中第一梯隊,桃源縣一中辦學經驗在全省推介。石門縣“足球育人”模式被中央改革辦推介。三是堅持強師興教,師資質量全面提升。加大教師培養引進力度,市級公費師范生培養計劃增加至400名,近三年新聘專任教師3626人,其中引進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公費師范生和全日制碩士研究生563人。今年我市入選國家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十個試點市縣之一,推進以“雙向競聘”、課時量達標、績效分配為重點的市直教師隊伍管理改革,不斷提升隊伍質效。我市在全國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工作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出臺《常德市尊師重教十條》,落實優師惠師政策,全面提升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設立“翦伯贊教育突出貢獻獎”,給予獲獎對象十萬元重獎。市財政每年投入1200萬元,為偏遠鄉村學校教師發放特殊崗位津貼。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年”“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先后涌現出了石門縣皂市鎮中心學校“義務送教小分隊”、黨的二十大代表朱金鳳、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故事老師”麻小娟等一批先進典型。四是堅持教育公平,教育生態持續向好。推進“雙減一規范”工作落地見效,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減少322家,壓減率達73.02%;學生作業負擔壓減至規定范圍之內,校內課后服務實現全覆蓋。投入10億多元,將芷蘭、郡德等全市5所民辦或“公參民”學校轉為公辦,惠及學生17416人,全市公辦義務教育學位占比達95.4%以上。全面推行陽光招生,市中心城區中小學今年秋季招生實行現場統一公開一次性招錄,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加強招生全過程監管,市中心城區今年沒有發生一起暗箱操作、優親厚友、以學謀私等違規招生行為。將特殊教育生均經費提高至每生每年8000元(省財政廳和省教育廳核定標準6000元),加大農村留守兒童、貧困學生、離異家庭學生等特殊學生幫扶力度,全面落實各級各類資助政策,近三年全市共資助學生154萬余人次、6.44億元。五是堅持守牢底線,教育大局平安穩定。深入推進平安校園建設,架設學校周邊人臉攝像機4796臺,建成327所學校人臉識別門禁系統,更換校門口防沖撞設施110多套,加裝736所中小學窗戶限位器,基本實現校園安防建設“4個100%”、中小學校食堂“明廚亮灶”率100%。開展“護校安園”“利劍護蕾”等專項行動,常態化開展校園安全督導檢查,深入治理校園及周邊環境,今年累計排查整改重點領域風險隱患683處。全面推進中小學生游泳普及教育,我市成為全省首個防溺水疏堵結合試點市,全市4萬多名學生掌握安全游泳技能。建成校車智能監管平臺,對全市校車實行全覆蓋全天候全鏈條“云監管”,校車交通違法行為大幅下降,我市校車管理工作經驗被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省頑瘴痼疾整治辦、新華社、《中國教育報》推介。
王 雪:請問在當前的“雙減”形勢下,怎樣才能安全有效地接受校外培訓?據我們了解,當前還存在一些不合規的培訓機構,請問哪些情況屬于隱形變異違規培訓?
胡祖國:家長您好!國家實施“雙減”政策,主要目的是進一步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辦學行為,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減輕家長不必要的教育焦慮,根據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出臺的“雙減”政策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不得銷售周末、寒暑假、國家法定節假日的課程、課時包。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0:30,線上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1點。如果您的孩子確實需要參加校外培訓,我們建議您使用教育部推出的校外培訓家長端APP,其中納入的培訓機構都是“證照齊全”的正規機構。通過這一渠道繳納的培訓費將自動繳入校外培訓資金監管賬戶,自動生成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并且不會以任何形式一次性繳納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或60個課時的費用,非學科類培訓一次性繳費不會超過5000元。您的預繳資金將得到安全保障,校外培訓機構也更規范,培訓質量和效果也能得到保證。對于隱形變異違規培訓,市教育局聯合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了查處打擊力度。當前,不合規的校外培訓機構隱形變異違規培訓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轉線上”,通過即時通訊、網絡會議、直播平臺等方式有償開展校外培訓;二是“轉地下”,利用居民樓、酒店、咖啡廳等場所有償組織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等校外培訓;三是“換馬甲”,以咨詢、文化傳播、素質拓展、競賽、思維訓練、家政服務、家庭教育指導、住家教師、眾籌私教、游學、研學、冬夏令營、托管等名義有償開展校外培訓。如果您發現有以上行為的培訓機構,一定不要報名參加,避免踩坑,同時請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進行舉報,我們將加大監督和管理力度,發現違規行為一律嚴肅懲處。請學生家長放心,也歡迎廣大市民如實監督舉報。在這里,我鄭重提醒學生家長,一定要選擇合規的培訓機構,避免上當受騙。
王 雪:聽說從明年開始,湖南省中考政策會有調整,請問有些什么具體的變化?
覃道勇:您好,今年7月11日,省教育廳下發了《關于湖南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有關事項的通知》,對我省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工作進行了調整和改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一是考試實施。從 2024 年起,除長沙外,其他市州的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9 門科目筆試由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命題、統一印制試卷。二是考試時長。語文、數學考試時長各 120 分鐘,外語考試時長 100 分鐘,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及物理、化學、生物筆試考試時長各 60 分鐘,信息科技考試時長為 30 分鐘。三是成績呈現。中考成績以分值和等級兩種方式呈現。以分值呈現的科目及各科卷面原始分數為:語文、數學均為 120 分;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外語(含聽力 20 分)及物理、化學、生物筆試均為 100 分;體育與健康測試成績分數由各市州教育(體)局確定。四是成績應用。道德與法治、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筆試及體育與健康測試成績以分值計入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成績。從 2023 年秋季招收的初中一年級開始,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及信息科技考試,以分值計入高中階段招生錄取總分。各市州教育(體)局以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規定的課時、課程容量等為主要依據,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將各學科卷面原始分滿分值按一定比例折算,設定納入高中階段招生錄取計分科目的分值,其中體育與健康分值不低于 40 分。根據省教育廳的文件精神,我市中考改革的具體文件正在制定中,待正式出臺后,我們將盡快向社會公布。
王 雪:今天的節目就到這里,感謝收聽。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