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精準扶貧 打贏脫貧攻堅戰
- 時間:
- 2017-11-07 10:00
- 嘉賓:
- 陳默 【調研員】
- 簡介:
-
實施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十三五”時期最為艱巨的任務,也是我黨唯一立下軍令狀、限期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第一民生工程。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強力推進下,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 “兩率一度”的目標要求,全力以赴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
姓名: 陳默
職位: 調研員簡介: 負責行業扶貧綜合協調,分管產業扶貧、金融扶貧、電力扶貧、交通扶貧、飲水安全、農田水利、生態扶貧及扶貧資金項目計劃等工作,分管金融和產業扶貧科。
-
網友: 貧困兒童
脫貧攻堅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
網友: 農村小女生
產業扶貧方面有哪些?
-
網友: 東方
有哪些助力脫貧攻堅的優惠政策?
-
主持人:
摘要:實施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十三五”時期最為艱巨的任務,也是我黨唯一立下軍令狀、限期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第一民生工程。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強力推進下,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 “兩率一度”的目標要求,全力以赴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較為明顯的階段性成效,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主持人: 各位觀眾,各位網友朋友,大家好!實施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十三五”時期最為艱巨的任務,也是我黨唯一立下軍令狀、限期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第一民生工程。今年,市委市政府將脫貧攻堅大會戰作為全市“四大會戰”之首,高度重視,全力以赴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我市的脫貧攻堅取得了較好成效。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常德市扶貧開發辦公室調研員陳默同志做客嘉賓訪談,與大家一起交流脫貧攻堅的話題。
陳: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非常高興有機會與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主持人:首先,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我市脫貧攻堅工作的基本情況? 陳:我市有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村410個(合村后為396個)、貧困人口44.3萬人,現已脫貧27.4萬人、退出100個村,目前還剩18.3萬貧困人口(含動態調整返貧人口1.4萬)、296個貧困村。2016年,我市被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全年脫貧8.8萬人,超額完成了年度任務,貧困人口識別準確率、貧困人口退出準確率、幫扶工作覆蓋率均居全省第一。石門、桃源、鼎城、津市、澧縣、西洞庭、柳葉湖進入全省先進行列,武陵、常德經開區、西洞庭、柳葉湖實現了貧困人口整體脫貧。
主持人:為切實打贏脫貧攻堅戰,今年,我們都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陳:今年,全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力爭全省先進、確保石門摘帽”的目標,主要采取了以下七項舉措全力以赴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一是突出抓責任壓實。市委市政府將脫貧攻堅列為今年全市四大會戰之首,并成立了市脫貧攻堅大會戰指揮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開展“三走訪三簽字”,目前已走訪了9個區縣(市)的25個鄉鎮、50多個村。堅持問題導向,市里組建7個督查指導組,實行督查指導常態化。定期調度行業部門政策落實情況,基本形成了部門聯合、市縣聯動、問題聯改的工作機制。制定了鄉鎮脫貧攻堅工作考核評價辦法,進一步壓實了脫貧攻堅工作責任。
二是突出抓幫扶工作。嚴格落實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兩個全覆蓋”。在駐村幫扶上,對貧困村全部由市縣派出駐村幫扶工作隊。在結對幫扶上,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組織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及社會力量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
三是突出抓政策落地。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社會保障、技能培訓、教育助學、住房安全等“五個精準到戶”,有效推進行業扶貧(在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實現了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保險、慈善救助“五重醫療保障”;農村貧困人口的基本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提高了10個百分點;1.5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任務基本落實到戶到人,提高了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補助標準;對2.9萬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設立助學資金,建立了貧困學生助學幫扶機制;按照整戶納入要求對全市農村低保戶進行了全面清理,實現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兩線合一”;大力開展金融扶貧小額信貸,全市新增扶貧貸款2個多億)。
四是突出抓實事建設。大力推進電力改造、交通設施、農田水利、信息網絡、村級活動場所、集體經濟發展等新“六件實事”建設,持續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
五是突出抓集中整改。4月中旬以來,按照省里的部署,全市上下以落細落小落實的作風全面開展脫貧攻堅突出問題集中整改工作。目前,中央和省里前期交辦的54個問題、省委督查發現的19個問題、市級督查發現的71個問題已全面整改到位。
六是突出抓石門“摘帽”。圍繞市委市政府確立的“力爭全省先進、確保石門摘帽”的目標,全市積極協調干部力量、項目安排、財政投入、調度指導等方面給予石門全方位傾斜。石門縣按照“一切工作圍繞脫貧攻堅、一切工作服從脫貧攻堅、一切工作服務脫貧攻堅”的要求,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實行脫貧攻堅月部署、周調度,到目前止,全縣完成扶貧投入11多億元。
七是突出抓機制創新。嚴格落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主抓責任和具體責任,市縣有指揮部,鄉鎮有工作站,村有幫扶隊,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聯動機制,完善了市委常委聯縣、市級領導聯村的脫貧攻堅工作責任制。加強了脫貧攻堅工作力量,建立健全了工作調度機制,市指揮部對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實行周匯總、月調度,建立了信息收集、報送、共享制度和脫貧攻堅工作提醒、警示、約談機制,確保了各項工作有力有效推進。
主持人:請問,近年來國家、省市相繼出臺了哪些助力脫貧攻堅的優惠政策?
陳:各級對扶貧工作高度重視,利好政策不斷出臺,這里我梳理了幾項主要政策借此機會向全社會作一些宣傳介紹。 一是就業培訓政策。共為法定勞動年齡內貧困勞動力提供了202個職業培訓項目,補貼標準為500元/人至1320元/人。 二是易地扶貧搬遷和危房改造政策。易地扶貧搬遷上,搬遷安置規劃及項目建設由縣政府統籌安排落實。貧困戶危房改造上,無房戶、D級危房戶、C級危房戶均有相應補助。 三是教育扶貧政策。教育助學,涵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中職教育、高等教育各個階段,具體標準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相關學校已宣傳到位。雨露計劃,含職業教育、特困學生扶貧助學、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就業培訓四方面,這在我市均落實得較好。 四是健康扶貧政策。含醫療保障、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計生衛生服務、計生補助、殘疾人康復等方面。特別是醫療保障上貧困戶參與新農合就醫報銷比例提高10%、低保困難群眾(含特困人員)大病保險補償起付線降低50%。貧困人口住院就醫“先診療后付費”等政策正在加速推進。 五是兜底保障政策。兩線融合,2016年將農村低保標準提高至260元/月,2017年實現農村低保線與扶貧線“兩線融合”。 六是生態補償政策。護林員補助,優先聘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生態護林員,管護費每人每年1萬元。防護林工程,人工造林補助500元/畝,封山育林補助100元/畝。油茶種植,新造油茶林400元/畝,油茶低產林墾復改造200元/畝,油茶新造幼林撫育100元/畝。
主持人:產業扶貧是最根本、最長遠的扶貧手段,請問我市在產業扶貧方面有哪些實打實的行動?
陳:產業乃脫貧之基,致富之源。近年來,我市產業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16年,全市通過發展產業脫貧1.9萬戶、5.6萬人,占當年脫貧人口總數的73%,今年預計可帶動7.5萬人脫貧。 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做法:
1、聚焦重點產業。根據各地資源優勢,重點圍繞柑橘、茶葉、油茶、楠竹、高山蔬菜、家禽養殖、特色水產等產業,連片開發、整村推進,形成了一批群眾普遍認可、有市場開拓潛力和比較優勢的產業。近年來,全市共實施重點產業項目10個,其中成效突出的有石門縣、桃源縣、澧縣的茶葉產業項目,漢壽縣特種水產養殖項目,鼎城區油茶低改項目,石門土雞養殖項目等。
2、拓展特色項目。一是光伏項目。去年全市建成了60KW光伏扶貧電站18座,今年計劃還建設123座(目前,1座60KW光伏扶貧電站一年的發電收入在5萬元以上)。二是電商項目。石門、澧縣、漢壽等地按照“政府推進、鄉村配合、企業落實、協會引導、社會參與、品牌帶動、產業支撐”的思路,積極推進電商扶貧,帶動貧困人口增收。
3、創新幫扶方式。一是直接幫扶。對既有發展愿望,又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各級政府的組織引導和政策支持,如以獎代扶、貸款貼息等,幫扶他們發展產業。二是委托幫扶。由貧困對象個人或集體委托,將國家給予的扶貧資金委托給有合作意愿、有社會責任、講誠信、有實力的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統一發展產業項目,項目產權歸貧困戶所有,項目收益按比例分成。三是股份合作。將政府支持給貧困戶的扶貧資金和小額信貸資金以及貧困戶自己的山林田土等生產資料折算入股,由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統一生產經營,實行股份到戶、按股份分紅。
4、落實扶持政策。一是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對帶動貧困戶20戶以上的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在符合項目申報條件的前提下優先安排,并且按貸款金額3%的標準給予貼息,貼息額最高達到50萬元。對帶動輻射貧困戶發展產業的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在用地、用電、用水、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二是開展金融扶持。2016年我市完成扶貧小額信貸投放9個多億,覆蓋貧困戶2.6萬多戶。同時,根據貧困戶發展產業的類型、規模等,在貸款、貼息、種苗補助、綜合獎補等方面還給予一定資金扶助。三是加強項目建設。按照項目支撐產業的思路,引導支持貧困縣、貧困村組織發展產業項目。2016-2017年,重點向石門縣傾斜安排煙田改造等項目400萬,向桃源、臨澧、澧縣、安鄉等地傾斜安排新增糧食產能項目435萬。四是實行技術幫扶。近兩年,全市共組織專家在貧困村開展農民教育培訓250余期,參培人員達2萬多人。
5、強化推進舉措。一是建立組織體系。今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脫貧攻堅大會戰指揮部,明確由市農委牽頭,市扶貧辦、市林業局、市畜牧獸醫水產局等共同推進全市產業扶貧工作。市指揮部辦公室定期開展產業扶貧工作的調度和督查。各區縣(市)將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點工作,石門還成立了產業扶貧分指揮部。二是細化工作任務。注重貧困地區與全市產業發展規劃的協調和銜接,制定年度產業扶貧實施方案,將產業扶貧任務細化分解到區縣(市)和各成員單位。三是集合各方力量。除了統籌農委、林業、水利、移民等行業部門抓好產業扶貧項目建設外,重點引導支持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到產業扶貧中來。
主持人:現已進入四季度,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下段我市將采取哪些措施確保今年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陳:下段,我們將緊跟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壓實責任、強化調度、嚴格考評,努力實現“四個確保”的工作目標,即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役;確保石門縣脫貧摘帽;確保我市脫貧攻堅工作創先爭優;確保不能出現大面負面輿情。
一是繼續保持整改力度。緊緊圍繞中央、省市查出、反饋或梳理的問題,持續不斷地抓好整改,繼續實行臺賬管理、督辦落實、辦結銷號制度,推進整改工作常態化、長效化。
二是切實抓好政策落地。繼續通過以考促學、入戶宣傳、典型引路等做法,讓廣大干部掌握扶貧政策、貧困群眾知曉扶貧政策,進一步明確和細化行業部門脫貧攻堅職責任務,抓緊銜接政策、制定政策、落實政策。
三是強力推動工作落實。緊緊圍繞年度目標,狠抓各項工作任務落實。特別是進一步加強駐村幫扶、結對幫扶“兩個全覆蓋”,對貧困村危房改造等重點工作實行一月一調度、一排位、一通報。 四是加強監督執紀問責。認真貫徹中央、省委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各項規定,不斷強化縣鄉黨政正職脫貧攻堅責任。進一步完善對區縣(市)黨委政府、市直相關部門、鄉鎮黨委政府、駐村工作隊、貧困村等五個層次的績效考核辦法。 五是確保石門縣貧困縣摘帽。嚴格對照貧困縣退出標準,加強對石門縣摘帽工作的指導,切實做好對貧困對象的動態管理、精準幫扶的痕跡管理、脫貧退出程序的規范管理等工作。
- 實施精準扶貧 打贏脫貧攻堅戰
-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