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重點民生實事
- 時間:
- 2021-10-28 14:30
- 嘉賓:
- 沈英瓊
- 簡介:
-
1、2021年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是如何確定的?2、特困供養機構床位建設情況?3、低保救助民生實事項目落實情況?4、養老服務民生實事項目落實情況?
-
姓名: 沈英瓊
職位: 市民政局副局長簡介: 分管養老服務科、兒童福利科、社會工作和慈善事業促進科、志愿者管理服務科、慈善辦、老區辦、招商引資、三產業發展、重點民生、真抓實干辦實事、重點項目建設、第二福利院基建工程、運營和管理,協管安全生產。聯系市社會福利院、市康復醫院。
-
網友: 匿名
養老服務民生事實項目的落實
市民政局 回復:2021年,我市被列入省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有桃源縣漳江街道中心敬老院改擴建項目,臨澧縣刻木山鄉中心敬老院改擴建項目,鼎城區黃土店鎮中心敬老院改擴建項目,安鄉縣三岔河鎮中心敬老院項目,我市將新增養老床位510張,其中護理型床位408張。截止到9月底,項目建設已完成總體進度的85%。其中鼎城區黃土店鎮中心敬老院改擴建項目已完成整體進度的90%,新建部分主體已完工,改造部分正在進行院內環境改造;安鄉縣三岔河鎮中心敬老院新建項目完成總體進度的80%,目前主體工程建設已基本完成,正進行裝修、設施設備配置等;桃源縣漳江街道中心敬老院改擴建項目完成項目比例85%,改建項目占比80%已完成;新建項目占比20%主體工程建設已完成,正進行裝修;臨澧縣刻木山鄉敬老院改擴建項目已全部完成,達到入住條件,已提前完成任務。全市特困供養機構床位建設10月底可基本完成建設任務,11月底可達到入住條件。
-
網友: 小塊頭大智慧
2021年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是如何確定
市民政局 回復:今年市民政局、市財政局聯合出臺了《關于提高全市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標準及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的通知》(常民發(2021) 8號)文件,從2021年1月1日起,執行新的救助標準。城市低保標準及救助水平:實現城鄉一體的地區,維持625元/月不變,其他區縣(市)統一提高到570元/月(石門縣580元/月)。全市月人均救助水平已達到或超過391元的,在2020年基礎上提高不少于2元;未達到391元的,提高到不低于391元。農村低保標準及救助水平:實現城鄉一體的地區,維持625元/月不變,其他區縣(市)統一提高到400元/月。全市月人均補助水平已達到或超過246元的,在2020年基礎上提高不少于2元;未達到246元的,提高到不低于246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城市特困8892元/年、農村特困6240元/年。
-
主持人:
常德市民政局作為市政府的組織部門,目前主要承擔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精神康復、養老服務、殘疾人“兩補”、婚姻登記、殯葬管理、兒童福利、行政區劃、老區工作、社團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城鄉社區建設和基層政權建設、慈善事業、志愿服務、彩票發行等職責。其工作落腳點關系到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近年來,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統籌領導和廣大群眾的理解支持下,牢固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理念,著重在日常業務規范化、精細化上求突破,在重點工作創新性、示范性上樹亮點,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出成效,2017年成功獲批“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醫養融合等常德經驗得到民政部高度肯定,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朝聞天下》等媒體推介。各項工作均始終處于全省民政“第一方陣”。2015年至2020年,連續6年被評為全省民政重點工作先進單位,其中2016年、2017年和2019年連續綜合評估排名全省第一。
解讀2021年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是如何確定的?
今年市民政局、市財政局聯合出臺了《關于提高全市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標準及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的通知》(常民發(2021) 8號)文件,從2021年1月1日起,執行新的救助標準。城市低保標準及救助水平:實現城鄉一體的地區,維持625元/月不變,其他區縣(市)統一提高到570元/月(石門縣580元/月)。全市月人均救助水平已達到或超過391元的,在2020年基礎上提高不少于2元;未達到391元的,提高到不低于391元。農村低保標準及救助水平:實現城鄉一體的地區,維持625元/月不變,其他區縣(市)統一提高到400元/月。全市月人均補助水平已達到或超過246元的,在2020年基礎上提高不少于2元;未達到246元的,提高到不低于246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城市特困8892元/年、農村特困6240元/年。
解讀特困供養機構床位建設情況。
2021年特困供養機構床位建設,全市共4所特困供養機構建設任務,新建養老床位510張,護理床位達到408張以上。分別是鼎城區黃土店鎮中心敬老院改擴建項目,新增養老床位160張,護理床位128張以上;安鄉縣三岔河鎮中心敬老院新建項目新增養老床位150張,護理床位120張以上;桃源縣漳江街道中心敬老院改擴建項目新增養老床位100張,護理床位80張以上;臨澧縣刻木山鄉敬老院改擴建項目新增養老床位100張,護理床位80張以上。
低保救助民生實事項目落實情況?
答:2021年,省政府將“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救助水平”列為全省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抓重點、拓思維、求突破,工作有聲有色,有亮點。一是突出大救助體系建設,推進“精準救助”。完善和修訂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辦法、特困人員認定辦法,牽頭制定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認定辦法,強化醫療、教育、住房、就業、應急等專項救助。完善救助標準調整機制。堅持與全省低保標準相協調、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原則,按照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5%—3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0%—40%的比例,動態調整低保標準,實現穩步可持續增長。二是突出大救助平臺建設,推進“智慧救助”。融入“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互通社會救助相關部門信息,融合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和困難群眾監測預警數據庫,搭建一個大救助平臺。三是突出“放管服”改革,推進“高效救助”。充實基層力量。強化鄉鎮(街道)社會救助責任,嚴格按照市民政局、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等6部門《關于推進政府購買服務 加強基層民政經辦服務能力的實施意見》(常民發﹝2018﹞35號)要求配足配齊與其職能任務相適應的人員力量。每個村(居)委會設置不少于1名民生協理員。優化審核確認程序。推進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限下放,將低保、特困供養、小額臨時救助等審核確認權限下放至鄉鎮(街道),審核確認流程壓縮到19個工作日,縣級民政部門加強監督指導。取消可以通過政務服務平臺查詢的相關證明要求。四是突出社會力量參與,推進“溫暖救助”。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優惠政策落實。加強鄉鎮(街道)社工站和村(社區)社會救助服務站點建設,明確專人負責。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城市低保標準不低于594元/月,月人均救助水平不低于391元;農村低保標準不低于5897元/年,月人均救助水平不低于246元。截至目前,全市城市低保標準已達到604元/月,救助水平已達到405元/月;農村低保標準已達到6277元/年,救助水平已達到255元/月,均已超過省政府任務指標,并位居全省前列。
養老服務民生實事項目落實情況?
2021年,我市被列入省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有桃源縣漳江街道中心敬老院改擴建項目,臨澧縣刻木山鄉中心敬老院改擴建項目,鼎城區黃土店鎮中心敬老院改擴建項目,安鄉縣三岔河鎮中心敬老院項目,我市將新增養老床位510張,其中護理型床位408張。截至到9月底,項目建設已完成總體進度的85%。其中鼎城區黃土店鎮中心敬老院改擴建項目已完成整體進度的90%,新建部分主體已完工,改造部分正在進行院內環境改造;安鄉縣三岔河鎮中心敬老院新建項目完成總體進度的80%,目前主體工程建設已基本完成,正進行裝修、設施設備配置等;桃源縣漳江街道中心敬老院改擴建項目完成項目比例85%,改建項目占比80%已完成;新建項目占比20%主體工程建設已完成,正進行裝修;臨澧縣刻木山鄉敬老院改擴建項目已全部完成,達到入住條件,已提前完成任務。全市特困供養機構床位建設10月底可基本完成建設任務,11月底可達到入住條件。
- 沈英瓊圖片
-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