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貞
王悅貞(1907年一1927年),女,武陵人,家住常德東門外二鋪街。少時在常德育德女子小學讀書,成績優異。畢業后赴長沙考入稻田女子師范(后改為湖南第一女子師范)。在校時加入共產黨,上海“五卅”慘案發生,與同鄉同學積極參加反日宣傳。
畢業時,正值大革命的風暴席卷長沙,她奉組織派遣,到湘陰從事農民運動,不久便成立湘陰縣農民協會,她被選為宣傳委員。當時農民運動蓬勃發展,聲勢浩大,國民黨的湘陰縣長嚇跑了。農民協會組織新的蘇維埃湘陰縣政府,推選王悅貞任常務委員兼主席(即縣長)。她領導農民鎮壓了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一一鐘恒生等八人,當地群眾拍手稱快。1927年,長沙馬日事變后湘陰也發生反革命事變。王悅貞回到常德,與翦去病同志結為伴侶,住在大西門萬壽街。翦也是常德人,又名遂如,在長沙第一甲種工業學校畢業后留學日本。回國后在長沙與黃愛從事勞工運動,后參加共產黨。大革命時期,郭亮擔任湖南總工會委員長,他任秘書長。馬日事變后回到常德,仍從事地下活動。1928年3月王悅貞生一子,取名亞雄。當年6月初與翦去病同時被常德縣清鄉第二指揮部逮捕。
6月11日,王悅貞被從獄中提出,敵人對她說:如果此時招供未為晚。王大聲地說:“要殺就殺,不必多說。快將我的孩子抱來,我要為他喂最后一次奶!”家人將孩子抱來,王就地坐下,抱著孩子,解衣喂奶。剛喂了兩口,監斬者突然將王的奶頭從孩子口中拉出,另一手把孩子推倒在地,王霍地立起,挺胸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一路之上沒有住口。最后反動派將她殺害在泮池玉帶河邊,時年21歲。
當王悅貞為孩子喂奶時,態度從容,視死如歸,然母子如此永訣,實屬慘絕人寰,觀者無不落淚,更有哽咽失聲者。有人為之詩云:“公堂權且作閨房,席地哺嬰乳尚香;母子臨刑生死別,兩旁觀眾淚千行。
翦去病在獄中曾為王題“精神不死”四字。 6月19日翦也被殺害于伴池,時年30歲,其子兩歲時患病死去。
1958年,黨和人民政府將王與翦的遺骨遷葬于德山烈士公墓,并立有石碑,以為后人憑吊。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