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柏齡
龔柏齡(1882年一1940年),又名世宗。石門縣望羊橋鄉荷花村人。家境貧寒,在族人幫助下,投東北講武堂讀書,畢業后參加北洋新軍,不久進北京陸軍大學繼續深造。
在北洋新軍中,龔柏齡追隨馮玉祥將軍,參加其在新軍中成立的秘密組織“武學研究會” 進行革命串聯,以圖推翻清政府。清宣統三年(1911)12月,參加馮玉祥將軍領導的“灤州起義”,時任營長。灤州起義失敗后,繼續跟隨馮轉戰于我國北方。民國13年(1924),又參加馮玉祥將軍領導的“首都革命”。隨后,馮與張作霖合作,龔柏齡出任京、奉鐵路局局長。民國16年,在察哈爾省與鹿仲霖、張之江等共事,任實業廳廳長。
抗戰爆發后,龔柏齡將家小遣歸老家,全力投身抗戰。任津浦鐵路線區運輸司官期間,經常置日軍飛機轟炸于不顧,深入現場指揮,及時將機車轉運內地,使其免遭日軍破壞,而對家庭有時竟連生活費也顧不上寄。不久,受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派遣,任冀、魯、豫邊區自衛軍中將總指揮兼豫北行署專員和保安司令,組織領導二十九軍殘部(軍長宋哲元)以及民眾數萬人,在河南滑縣、濮陽、長垣、新鄉、修武一帶與日軍相持作戰。舊日好友雷壽榮(漢奸,日軍占領北平期間任平、津維持會秘書長)派人持函勸其投降日本,龔拍案而起,大罵漢奸、走狗,將信撕得粉碎。
作戰中,龔柏齡身先士卒,雖處險境,仍臨危不懼,從容鎮定。民國29年初,調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天水行營”中將參議,受程潛派遣赴第二戰區聯系軍務。當車行至西安附近時,遭到日軍飛機轟炸,身負重傷。抬至西安,未及至醫院搶救,即與世長辭,享年59歲。國民政府在西安為其舉行國葬。
終審:陳麗宇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