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兆森
陳兆森(1903年—1928年),桃源縣市酒鋪崗人。家庭出身貧寒,兄弟姐妹十二人,除她之外其余均過早夭折。兆森七歲讀書,上了一年小學,三年私塾。父親陳宗國為了接續“香火”,于1910年秘密收養了一個男嬰,聲稱己出。后來事情真相逐漸暴露,遭到以反動族長為首的家族中一些人的反對和勒索。家境因此而變得窘迫,兆森一度輟學。這些為兆森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礎。
兆森自幼熱愛讀書,有理想,有抱負。1917 年,說服父母,到不收學費的桃源女子習藝所讀書。次年,她又考入兩等女校。因為學習成績優異,1922年9月,陳兆森考人省二女師。在校三年,她思想上、政治上日臻成熟,積極投身反帝反封建斗爭。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轉入中國共產黨,擔任過省二女師團支部書記,和同學中的共產黨員張維劉琪,教師張祺等組織馬列主義讀書會,傳播馬列主義思想,研究中國婦女和勞苦大眾苦難的根源和解放的道路,活動十分頻繁,影響極大。1925年,在“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的影響下,桃源縣成立了雪恥會,她是發起人和負責人之一,組織學生罷課,上街游行示威,收繳日貨,聲援京、津、滬工人、學生的愛國反帝運動。這一年全國農民運動興起,陳兆森還回到市鎮,鼓勵父親帶領家人回到祖籍魯家坪,聯絡平時受盡族長欺侮、迫害的陳姓貧苦農民35人,聯名由她撰寫“請愿書”,列舉陳宗畔逼死三條人命、貪污公款、封閉族民小學、逼迫陳宗國一家離鄉背井的罪惡事實,要求當局“拘畔到案”、“依法究辦”。陳聞訊后逃到軍閥何健的部隊里隱匿脫身。
省二女師畢業后,陳兆森繼續從事革命活動,擔任過桃原縣第一任婦女部長,中共桃源縣委委員。1926年,她受湖南省委的派遣,擔任中共湖南省委地下組織聯絡員,最早被派到賀龍部隊里工作,與賀英、賀龍結為姊妹與親密戰友,為革命作出了突出貢獻。以后,她又到長沙出席湖南省第一屆婦女代表大會,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協助著名婦女運動的領袖向警予同志起草了許多重要文件。1927年1月,又由湖南省委派往由董必武同志舉辦的中國國民黨湖北省黨部黨務干部學校學習。沒等學習結束又考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女生隊學習,學校共錄一百八十三名女生,被斯大林譽為中國第一代女兵。她以在政治上堅定不移,在學習上十分刻苦,文武雙全而著稱。蔣介石、汪情衛叛變革命,女生隊被迫解散,陳兆森堅決跟黨走,被派到賀龍的三十軍軍部擔任機要秘書,參加了舉世聞名的“八一”南昌起義。起義軍南下廣東途中,在江西宜黃,為了整頓部隊紀律,提高士氣,陳兆森起草井書寫三方面軍總指揮賀龍名義發布的《告本方面軍全體官兵同志書》,原件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珍藏。起義失敗后,陳兆森與賀龍、周逸群等人約定,回湘鄂西建立革命根據地。她幾經周折,到達上海,與賀錦齋會合,結伴而回湖南。途經南京時,給家里寫了一封信,稱自己謀了一份教師職業。到武漢后,賀綿高經沙市、宜昌前往鄂西,陳兆森化名陳克毅經岳陽、沅江秘密潛回常德、桃源。回常德后,從事地下聯絡工作,從事地下聯絡工作,迅速恢復了常德、桃源、慈利、石門、南縣、華容、安化等七縣的地下黨組織,與張棋、徐才益等在桃源奮田鄉青龍寺洞中秘密集合,策動農民暴動,開展工農制據武裝斗爭,成立了湘西北最早的紅色政權一一徐溶熙蘇維埃政府。
1927年11月,中共湘西特委在常德成立陳兆森任中共湘西特委委員。12月,由于叛徒出賣,特委遭到破壞,不幸被捕人獄。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堅貞不屈,視死如歸。黨組織、四鄉農民協會以及賀英同志曾多方營救,但由于當年逃亡的反動族長陳宗畔受何健的指令,到獄中查看辨認,認出陳克毅就是陳兆森。1928年1月6日,她與劉璞、馬厚誠、周鳳鳴、曾淑貞、左雪元等一同被押往常德市小西門外校場坪,壯烈犧牲。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