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季平
趙季平(1900年一1949年),字季湘。湖南桃源人,國民黨陸軍少將。1900年8月11日生于桃源木塘皖鄉趙氏家族,自幼天資聰穎,1915 年畢業于縣里高等小學堂,1924年就讀于湘西王陳渠珍創辦的湘西十縣聯立中學,并結識了永綏縣貴族隆子雍,隆子雍趙季平二人結為異姓兄弟并同時師承教育部部長王秉丞兼校長(曾任長沙市校長)。同年校考隆子雍取得第一名,趙季平取得第二名,二人在王秉丞的建議下,攜同鄉三人共計五人前往長沙衡湘中學學習,二人深得師生擁戴。1925年,隆子雍任長沙學生會主席,趙季平為副主席。隆子雍秘密加入國際共產主義青年團,趙季平則反之加入了三民主義青年團。9月國民黨三青團引薦趙季平轉入黃埔軍校深造,為黃埔四期。
1926年10月4日,畢業典禮在廣州郊區瘦狗嶺沙河廣場。投身國民革命,1927年入湘軍 35軍教導師任上尉連長,少校營長35軍軍長何健,35軍教導師師長,1929年后調70軍19師任中校營長,中校團副,1931年調73軍15師任上校團長,1933年升任73軍15師少將參謀長 1935年湘軍73軍15師師長王東原令趙季平回湘西打入湘西王陳渠珍系統。趙季平欣然受命,回湘西鳳凰面見湘西王陳渠珍。因與陳渠珍有舊被陳渠珍任桃源保安團團長兼桃源、澧縣、臨澧三縣“清剿總指揮”。1937年任湘西陳渠珍部獨立 34師少將獨立旅旅長。1937年任第十集團軍司令劉建緒部一二八師任少將參謀長并于1937年8月參加淞滬會戰,1937年10月1日,趙季平隨第十集團軍湘西128師奉命從寧波晝夜趕往嘉善狙擊日寇,戰斗十分激烈。原定四天,后支持部隊未按時接防,一直堅守到第七天,傷亡慘重。顧家齊師長仍鎮定自若,毫無畏懼,沉著應戰。嘉善之役,中國軍人憑愛國之心,以劣勢裝備抗擊強敵七晝夜,當時報刊曾作大量報導。
1938年,經過整編后的128師開赴江西,又參加武漢保衛戰。在塘戰役中,128師奉命增援預備第三師,誰知128師尚在途中,預備第三師已潰敗下來,致使陣地丟失,接替張發奎指揮的第三集團軍的李漢魂,為推卸責任,誣告128師“潰不成軍”,致使顧師長被送交武漢軍事法庭受審。后經128師參謀長趙季平,副師長戴季韜出庭據證力爭,軍事法庭當局方撤銷對顧家齊的起訴。塘戰役結束后,128師番號撤銷,128 師長顧家齊調任湘軍七十軍中將副軍長,副師長戴季韜任湘軍86軍16師任副師長,128師參謀長趙季平任湖南省三青團籌備處主任。適逢1935 年一1938年趙季平義兄隆子雍在湖南湘西發動苗族“革屯起義”合縱連橫,同永綏縣梁明元,吳恒良,鳳凰縣龍云飛,古丈縣楊光耀,麻陽縣龍杰發展“革屯運動”同湖南省國民政府主席何健之省軍作英勇之斗爭。
1937年12月湘西革屯抗日救國軍連陷湘西大半疆域,圍攻縣城10余座。迫使國民黨湖南省長何健就范,主動停戰,何健不得已令國民黨之趙季平、陳策勛前往湘西同隆子雍、吳恒良談判,最后雙方簽訂“暫時停戰協議”。又受陳果夫,陳立夫逼迫,同年蔣介石將何健調離湖南,免除湖南省所兼一切職位。1938年湘西革屯抗日救國軍被湖南新任省長兼保安司令張治中編為湖南陸軍新編保安第一旅,和陸軍新編保安第一團、第二團、第三團、第四團、第五團、第六團歸湖南省保安司令部指揮。受湘西綏靖行署主任節制趙季平任湘西行署政治科少將科長,同為黃埔四期張治中的學生花垣人龍矯為湘西行署軍事科少將科長。1938年武漢失守,長沙文夕大火,一片狼藉。湖南省長張治中被予撤職。第九戰區代理司令長官薛岳繼任湖南省主席,并兼湖南保安司令部司令。為增強第九戰區抗日力量薛岳將原湘西革屯抗日救國軍,所編的湖南陸軍新編保安第一旅和6個新編保安團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六軍,原擬軍長陳渠珍,陳渠珍以年老體弱為由,暫代軍長,桃源誓師東下抗日后,由薛岳兼任新編第六軍軍長,副軍長沈久成。時趙季平任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六軍暫編第六師二旅副旅長,旅長為龍矯,師長龍云飛,軍長為薛岳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和1939年冬季攻勢。1940年新編第六軍番號被國民政府中央軍事委員會撤銷暫編第六師改隸屬國民革命軍79軍夏初中部,趙季平任暫編第二師第二旅少將旅長,副旅長由暫編第六師參謀長隆子雍兼任,原二旅旅長龍矯任代理副師長,原副師長楊光耀調73軍任步兵指揮官,1941年趙季平升任79軍暫編第六師副師長 6月暫編第六師參謀長隆子雍改隸屬第九戰區新編陸軍獨立第一旅任少將旅長,暫編第六師第二旅旅長由繼任的夏定華兼任。
1941年率部參加浙贛會戰和第二次長沙會戰,1942年趙季平力勸暫編第六師師長龍云飛交出兵權,龍云飛改隸第九戰區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因龍云飛和薛岳不服,調往第六戰區常德任中將參議。同年趙季平升任79軍暫編第六師師長暫編第六師副師長,時軍長為98師師長王甲本兼任。同79軍奉命駐守長沙,株洲做城防警備。參加第三次長沙會戰。1942年5月18日,義兄隆子雍為民族事業和祖國統一奔波不休積勞成疾患上肺癆晚期不幸逝世于美國惠景醫院,同革命元勛蔡、黃興二公同藏長沙岳麓山。趙季平率領暫編第六師將領同79軍、73軍,各師追悼。并在薛岳長官的提議下將新編獨立第一旅編入暫編第六師各團補充長沙第三次會戰之損失。
1943年趙季平率領暫六師參加鄂西會戰,常德會戰,1944年參加長衡會戰(即第四次長沙會戰),時79軍軍長王甲本不聽暫編第六師師長趙季平和98師師長向敏思勸告,始誤撤退之。戰死永州東安。79軍一片混亂,至79軍、98師原師長方靖歸來接任前各行其是。暫編第六師成為獨立師,趙季平師長被第四方面軍總司令王耀武暫時編入73軍韓浚部,不久湘西會戰爆發,1945年暫編第六師在79軍建制撤銷,編入王耀武第四方面軍施中誠的74軍。參與湘西雪峰山會戰,攻陷洞口。
八年抗戰,將軍馳騁沙場,殺敵無數,戰功顯赫,彪炳千秋。獲陸海空甲等獎章、四等寶鼎勛章、忠勤勛章。1949年病故,安葬于家鄉桃源木塘金山村寶塔窩。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