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諴
唐諴,字存之。少時聰慧,博覽群書。年十歲,其父紹堯遭魏忠賢迫害,被誣坐贓三萬兩家莫償。誠奔走吳、粵、閩、廣,向本家及親友哭訴,募集財物,為父親贖罪。崇禎八年(1635)選貢,十五年成舉人,十六年登進士,授中書舍人。歷官詹事府少詹。乞情終養。其父臨終,命其子誼、誠,破家勤王。
諴遵父遺命,募兵勤王。收復椰、沅等州。與瞿式共守桂林,進文淵閣大學士。奉救督率五省義師,與何騰蛟相為椅角。得湘潭警報,倍道增援。不支,奔端州。方圖恢復,但辰州、常德接連被攻陷,兄唐誼被捕殺,母親被俘入粵,脅追唐。唐號泣數日,嘆息日:“東漢遼西太守趙苞,是何等人物啊,不顧母親被敵方拘為人質,英勇破敵,我做不到,不忍心母親被殺!”于是,向南明上繳印綬,自囚贖母。清兵感其至孝,以禮相待。唐堅決請死,不屈從,被押至粵西。
清朝建立,唐諴被釋放歸故里。秘書院學士胡統虞向朝廷推薦唐諴。唐諴作詩婉謝:“無如世相韓,此義不忍絕。初因義釋來,僅為老母沒。
終身隱居桃花源秦人山。《沅湘書舊集》謂“詩不多,僅存近體二首。讀《聞鴣》詩,可以哀其志矣”。錄此:
偶然入耳便難堪,卻把空名鄭谷擔。有意飛南偏不北,無心叫苦勝于甘。征夫淚斷三湘雨,游子魂銷五嶺嵐。日幕聲聲行不得,投沒伯也亦空談。
終審:譚琳琳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