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期恒
胡期恒(1671一?),字元方,湖廣武陵人。祖統虞,明崇禎末進士,清初授檢討官,至秘書院學士。父獻征,自蔭生授都察院經歷,官湖北布政使。期恒,康熙四十四年(1705)舉人。其父獻征與年遐齡關系密切,如同親兄弟一般。期恒年少時因父輩的親密關系,與遐齡之子年羨堯相交游。康熙帝南巡,期恒獻詩,授翰林院典籍,出為夔州通判。有恩信,百姓為之修建生祠。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羹堯任四川巡撫,推薦期恒,遷升夔州知府,再遷川東道。羹堯兼督陜西,再次舉薦期恒,遷西安布政使,后擢升甘肅巡撫。期恒通曉朝章國故,才思敏捷善理繁劇,深為羹堯所倚重。后羹堯挾貴而驕,眾人極盡奉迎之能事,只有期恒能以微言救其失。年羹堯的奴仆倚仗權勢,侮辱咸陽知縣,期恒毫無顧忌,依律責杖,于是,那些奴仆稍稍收斂。期恒曾經勸諭羹堯要善于把握世宗即雍正皇帝對他的器重,但不被接受。羹堯事敗被賜死曾經被其引薦者,無不落井下石,爭相揭發以求自保,只有期恒承認答由自取,始終不揭發年羹堯,推卸自己的責任,于是被下獄,羈押十年,其品格世人稱頌。清高宗繼位,期恒被釋放,僑居江南,直到病故。
《常德文征》卷二十九所錄胡期恒七言古詩《生朝自壽》,慨敘了自己的生平:
我生之初歲辛亥,嘉平月朔維戊寅。巡鹽使者陳侍御,叩門來賀凌清晨。自脫服作文保,笑謂此子非凡倫。豈知三十困場屋,騎驢踏遍京華塵。恭逢先皇南巡狩,行官召試羅群英。臨軒策名冠多士,沙鷗竟許陪群。校書天祿七寒暑,改官蜀道乘朱輪。雄藩百二領岳牧,全城建節來西秦。才疏智短獲咎,圣朝寬大猶全身。新政赦罪號渙汗,惟天惟大惟堯仁。租放通億萬萬,四野帛堆云電。間身京洛過周歲,兩經初度逢生辰。老妻十載隔風雪,再許完聚皆君恩。
終審:譚琳琳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