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古建筑群
桃花源淵明祠
桃花源位于桃源縣水溪鎮,東北距縣城15公里。因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而著名。明代《嘉靖常德府志》載:“桃川宮,晉人建”。唐代上清洞法師黃洞源在桃源觀修行。宋淳化年間奉詔修五百仙人閣,又名“望仙閣”,政和年間建桃川宮等,賜“桃川萬壽宮”額。南宋增建“武當行宮”在桃川宮之北,元末均毀于火。明代重建、增建,如三清殿、龍虎殿、桃源洞、八方亭(今方竹亭)、靈仙之府(今菊圃)、大士閣(今桃花觀)、秦人洞口的遇仙橋、淵明寺等,明末大部分已毀。清初,重建桃川宮,規模遠不如前,咸豐年間僅存方竹亭,光緒二十年(1894年)將大士閣(俗稱觀音堂)一帶修復,民國三年(1914年)重修大士閣,定名為“桃花觀”,后又改名“古隱君子之堂”。1959年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桃花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成立桃花源文物管理所,開始對窮林橋、古道、玩月亭進行維修,1979年至1988年,重新修復了窮林橋、躡風亭、集賢祠、遇仙橋、秦人古洞、豁然亭、水源亭等,并新建了探月亭、延至館、佳致碑亭、碑廊、千丘池、菊圃、高舉閣;維修了桃花源牌坊、桃花觀等。1988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終審:陳麗宇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晏紫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