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辦好民生實事 讓百姓美好愿景照進現實
“裝了電梯,上下樓輕快多了,尤其是這大熱天,再也不用遭罪了!”說起單元樓里新裝的電梯,襄陽街街道鹽礦社區居民周林華難掩笑意。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看似是小事,實則連著大民生。面對居民訴求不一、協調難度大等難題,津市各街道靠前服務,派出工作人員逐戶上門聽取意見,搭建協商平臺,全程提供“跑腿代辦”服務,全面推進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作。截至目前,津市已有40多棟老舊樓加裝電梯,近400戶居民告別爬樓難。
改造管網破解“用水困局”
擰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嘩嘩流出。“以前我洗澡總提心吊膽,就怕水壓不夠熱水器‘罷工’,現在再也沒這顧慮了!”日前,家住三洲驛街道的李女士高興地說。
連日來,常德津市北控城鄉水務有限公司管網維護人員頂著酷暑,加緊更換老舊供水管道,全力解決自來水水壓低、水質不穩定等問題。目前,該公司已完成4個街道127個老舊小區的管網改造,更換各類管道27.8千米,更新分水器和水表箱1340套,免費更換超齡水表2.7萬余只,徹底解決了居民的用水難問題。
校辦食堂守護學子食安無憂
“學校食堂菜品豐富,價錢公道。孩子們吃好了,我們家長也放心。”日前,津市市嘉山實驗學校學生家長為該校自辦食堂的舉措點贊。
津市市第一小學副校長歐陽凌云介紹:“之前的校外配餐很多是預制菜,口感不好,而且到了冬天,飯菜分發到學生手里已經涼了,學生和家長對此意見很大。”津市積極回應群眾期盼,從規范校園食堂管理入手,投入資金新建、改造學校食堂。截至目前,津市市第一小學、津市市嘉山實驗學校等4所學校的食堂已完成提質改造并投入使用。學校食堂恢復自營后,餐費大幅降低,菜品每周更新,確保了學生營養均衡,學生的月綜合滿意度達90%以上。
津市正在用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兌現為民承諾,通過一系列可感知、可量化的惠民工程,讓發展成果切實轉化為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接下來,津市將不斷完善“為民辦事”長效機制,以干部隊伍的“擔當指數”“服務指數”為標尺,持續刷新人民群眾的“滿意指數”“幸福指數”,推動民生改善從“辦成實事”向“辦優好事”升級。
幸福生活“一鍵直達”
自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津市堅持學習教育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兩手抓、兩促進”,切實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轉化為服務群眾、改善民生的強大動力,真正讓百姓切實感受到作風轉變帶來的新變化、新成效。
今年以來,津市承辦民生實事24件,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78%;持續優化教育醫療、“一老一小”等服務供給,群眾滿意度達95%。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