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接力 父女同行
近日,在常德市中心血站機采科,46歲的漆匠曾德文與他18歲的女兒曾心林正并排躺在采血椅上捐獻成分血(血小板)。這是今年暑假父女倆第二次以這樣特殊的方式并肩。
2012年6月的一天,曾德文像往常一樣送女兒去學校,返程的途中,他在武陵閣步行城看見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在進行無償獻血的宣傳,簡單了解后,他毫不猶豫地獻出了人生第一個300毫升全血。那一刻的善念,從此化作了他十余年風雨無阻的堅守:無論是工作日還是節(jié)假日,只要獻血間隔期滿,他總會奔赴血站獻血,即便隨工程隊遠赴南京施工,他也未曾忘記這份堅持,在另一個城市里尋找獻血屋,延續(xù)無聲的奉獻。
2021年,曾德文在市中心血站機采科的微信群里看到一則信息:一位市民急需A型血小板救命。A型血的曾德文第一時間趕到市中心血站機采科,捐獻了足夠救治一位患者的血小板。這次經歷讓他深刻認識到,成分血對于特定危重患者而言,是無可替代的“生命種子”,且捐獻間隔期更短,意味著能挽救更多的生命。自那一刻起,他便毅然選擇獻成分血。近50次挽袖,每一次都是無聲的壯舉,每一滴熱血都銘刻著他對生命最樸素也最崇高的守護。
獻成分血的過程需要近一個小時,有時曾德文會帶上女兒一同前往。父親年復一年、默默堅持的身影,如同一粒飽滿的種子,悄然在女兒純凈的心田里生根、發(fā)芽。奉獻與擔當?shù)木瘢诿恳淮闻惆橹型瓿闪俗顒尤说膫鞒小?/p>
曾心林大學選擇了護理專業(yè)。年滿18周歲,她也加入了無償獻血者的隊伍。“爸爸從未豪言壯語,卻用行動給我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課。”曾心林目光堅定,“作為未來的醫(yī)務工作者,守護生命健康是我的天職。而獻血,正是這份天職最直接的踐行。”
曾德文的善行如同投入湖心的磐石,激蕩起的愛心漣漪不斷擴散。他的堅持不僅感動了女兒,也深深影響了他的家人。曾德文的姐姐同樣被他的無私大愛所感召,加入了無償獻血者的隊伍。
一個普通漆匠的家庭,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yè),卻在平凡的歲月長河中,用愛與責任共同構筑起守護萬家燈火、托舉生命希望的基石。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