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疫期首批典型案例:哄抬物價商家被重罰
日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疫期首批典型案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口罩等疫情防控用品、蔬菜肉類等居民生活物資領域的監管執法,迅速從嚴查辦了一批哄抬物價、價格欺詐、不明碼標價、假冒偽劣等違法案件。
1月27日,消費者投訴稱,常德大潤發超市在銷售大白菜、白蘿卜時,賣場專柜標示價格為2.98元/500g,銷售時按出清蔬菜4元/500g結算。1月29日,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向常德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下達《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對常德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處以2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2月3日,消費者投訴稱,桃源縣百信大藥房潯陽店哄抬物價。經查,該店84消毒液進價1.6元/瓶,銷售價5元/瓶,口罩進價3.8元/個,銷售價5元/個,店內現場擺放待銷售的上述商品及抗病毒口服液和板藍根均未明碼標價,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責任編輯:晏紫卉)
終審:晏紫卉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